本站原则上针对贫困、弱势群体
关于规范天音公益心理咨询网的声明
400-900-7899
免费客服热线:工作日9:00-16:30

碰见她,是最优美的不测 | 《婚姻与家庭》35周年征文

作者:斯嘉丽   编辑:贾方方  

图片:摄图网

泉源:婚姻与家庭杂志(ID:hunyinyujiating99)

           

本年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35岁了!

35年来,《婚姻与家庭》有许多老朋侪,也结识了许多新朋侪,收成了满满的爱与生长。
将来,还将与每个爱我们的人联袂走过更长的光阴。
在35周年之际,小婚家 特向广大读者及网友们,征集和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/平台有关的故事和影象。

征  集:我们的故事

可所以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与你每个月一期的约会;

可所以你第一次碰见她的惊鸿一瞥;

可所以你和小婚家曾倾慕交换的少焉时间;

可所以小婚家曾带给你的启发/感悟,带给你生活的变化;

也可所以你曾介入的小婚家的运动,短暂的相会,带给你的影象与暖和……

征集微信:a13810311434

您还能够经由过程“婚姻与家庭杂志”民众号及官方微博随时与我们沟通互动,希望你的支撑和介入。

《婚姻与家庭》

下面这个故事,来自于《婚姻与家庭》的曾的同事——斯嘉丽。
有人说,第一份事情犹如初恋寻常,让人忙乱忐忑之余又充满着期待,不论效果怎样,它都让人有所生长,成为人生中的一段优美回想。
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于我而言就是如许的存在。
0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碰见她是最优美的不测

2017年,考研失利的我入手下手急忙求职,面试过许多岗亭都不尽善尽美,直到看到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的招聘启事,我倏忽看到了光。
这是小时候就听过的杂志,以为迥殊亲热,因而我绝不犹豫地投了简历。我和她的故事便由此入手下手。
初入职场,我很忧郁本身顺应不了,而且以为作为全国妇联的媒体,团体气氛应当迥殊庄重吧。
但是,我的忧郁完全是过剩的。
指导和同事迥殊亲热,事情气氛轻松愉悦,以至于如今,我还会常常回想起那些事情之余围坐在大餐桌上一同用饭、八卦、晒太阳的优美时间。
就像初恋不只有甜美一样,事情也不会永久没有懊恼。
每周三的选题会一度让我压力山大,我,一个初出茅庐的萌新,在一群资深作者眼前,要对他们的选题提看法、投否决票,实在太须要勇气了。
很快,主管姐姐看出了我的怯场,她耐烦勉励并指导我调解心态,手把手教我怎样沟通、改稿。
逐步地,我发明实在也没我设想的那末难。
作者们都很专业,不论你是资深编辑照样萌新,只需提的看法有助于优化稿件,他们都邑谦虚采用、耐烦修正。
跟着改稿越来越多,我对本身的事情逐步有了自信心,虽然我厥后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离开了杂志社,但之所以能胜任如今的事情也重要得益于这段阅历。
02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她让我碰见了更好的本身

事情之余,杂志社还按期举行雍和私塾、培训讲座、文明沙龙、拆书汇等运动,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情绪、心思学的专业知识。
在耳濡目染中,我在和伴侣相处时也会有熟悉地用到个中的一些小技能。
遇事不诘问诘责,当他不小心把刚做好的菜打翻,立时脱口而出的诘问诘责变成了体贴;
不要以为他做的事都是理所应当,当他买了菜或是倒了垃圾,我都邑记得跟他说:“辛劳啦!”
当我们打骂时,我会提示本身只谈感觉,不要讲道理……
虽然我学到的只是冰山一角,但对我和伴侣的关联却有很大的协助。
迥殊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一年里,我对性有了准确、客观的熟悉。受传统观念影响,我一向以为性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,尤其是对一个女生而言。
在杂志社事情的一年中,我接触到两性文章,入手下手熟悉到,谈性并不可耻,这是和用饭睡觉一样稀松寻常的事。
如今每次和朋侪谈到性的话题,我竟然从之前谁人面红耳赤的小女生变成了道貌岸然的“性科普者”。
关于我的庞大转变,朋侪们纷纷表示:“不愧是在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待过的人!” 关于他们的夸耀,我每次都欣然接受,哈哈。
03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她在我心中是最美

除了给我带来诸多转变外,《婚姻与家庭》留给我最大的印象是:良知。
在这个急躁的年代,像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如许对读者担任、真正能沉下心来做内容的媒体真的不多了。
她设有雄厚多样的栏目,能够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。
如心理会客堂、教诲会客堂等专栏,专访着名心思、教诲专家,深度理会婚恋、教诲中常见的问题;
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2020年05(上)
孕事、新手爸妈、教诲手记等栏目,纪录差别时期的亲子故事、处理各阶段的关联痛点……
不论时期怎样更迭,像《婚姻与家庭》如许对峙内容为王的媒体永久都不会过期。
固然,除传统纸媒外,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另有全媒体矩阵。

在这个大家皆是自媒体的新媒体时期,小婚家标新立异,三观正、有经受,对峙对读者担任的准绳,不过火,不自觉跟风,情愿错过热门也要等原形晴明后才发声。
纸短情长,道不尽太多荡漾。
就像尼采说的:“每个未曾起舞的日子,都是对生命的孤负。”感谢那些在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社“起舞”的日子!

Comments

Comments are disabled for this post